









北京小记不如说是一篇随笔来的贴切。是1月18日 接到胡老师的通知,说是被选上作为代表去参加北京的德艺双馨文艺比赛。当时也是比较激动,作为一向从小学到高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游荡荡胜过天堂的除学霸学弱外的第三种类学生,到可以作为代表去首都参加比赛这不得不说是我的一个新转折。1月21日,胡老师特意召集了去京比赛的同学回到学校开了一个简短而又精要的会议,将比赛安排于大家说明。
时间其实过的很快,看完春晚关掉电视其实已经是正月初一了,对于大年初三就要到学校集合,时间还是紧梆梆的。爸妈抓紧带我向几位长辈拜了年,还不忘向长辈说我要去北京比赛,其中爷爷还特开心多给了我200压岁钱,虽说我已经21岁,已不是该拿压岁钱的年龄,但爷爷执意叫我收下,老人家的一片真情我也不好拒绝,借口收下说是以后报答爷爷。
老妈是最担心我的一个,她常说我自理能力太差,这一次去远门,怕出什么乱子,老爸倒是不慌,就说是正该磨练磨练我,碍于北京处于北方,老妈更是往我行李箱里加塞了不少衣物。什么棉毛衫,羊毛裤,围脖,毛背心。还没出门,看见我的手提袋已经望而退却。还不忘给我带了4包口香糖说是飞机高空飞行时爵糖可以防止耳鸣。
年初四到北京已经晚上6点了,下了飞机我立刻感觉到祖国首都的壮观和壮观。走了京承高速,半小时到了比赛的指定地点九华山庄。北京话倒也是和普通话一般无二,就是比普通话的儿音还有多,与司机交流也甚是愉快,司机倒也见识广,还拿宁波音乐家相声中的一段来发的片段与我和几个同学逗笑。让我觉得特亲切。
北京晚上的天气倒也没我想象中的那般寒冷,透过车窗可以看见路边到处是积雪和结冰,估计得零度以上的气温才可以融化,只是风中带沙挂的脸生疼,索性倒走。宾馆房间倒也宽敞,我们3人分一大间。暖气轰轰的响着。穿着短袖走都觉得热。一切安顿完毕已22:00点以后了,简单吃了点饼干面包即睡了。
第二天早晨7点起床,来到广场拍巨型合照,那相机倒也特别,光圈估计特大。拍照时几位老艺术家,倒也不畏严寒,带领着大家唱起了国歌。带来来自全国的选手们朗读起文章来,这时,凌烈的北风刮在身上的寒冷倒也没有那么冷了。
第三天的一早,胡老师便把我们几个学生叫到了他的房间,做最后的准备。还给我们的琴对好了音。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虽说对自己的琴也是有着十足的信心,从板材到配件无一不是仔细专配检查过的,但是只怕评委更加专业。评委年纪都挺大,估摸着没一个60以下,但是耳朵真可是一点也不含糊,高音薄了,低音含糊了不够磁性,2、3弦过渡不均匀,那可真是比专业的校音器来的更精准。倒也不是做不到完美,但是音乐哪来的真的完美,每一把琴不是经过好多次的修改和调试才可到达相对的完善,只是这路太长而我仍旧是半个门外汉,以后的路还有很长。当评委们得知我们的教育理念后,肯定了我们的办学方向和特别欣赏我们制作专业的前程似锦的赞叹。并鼓励我们继续发展下去,对制作提琴要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出了赛场手心竟然在不经意间全是冷汗。显然紧张过度。
回到房间同学几个显然是身心俱疲,如同从前线火线撤下来。贴到床上倒头就睡起来。一觉起来又感觉压力颇大,为最后的名次而考虑起来,更是对评委对自己制作琴的不足而对以后做琴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构想。
比赛结束后,便是向往已久的北京之旅,首站便是八达岭长城,其实进了山区后便能看到如龙般盘踞在山巅之上,气势如虹,经由滑车来到可以攀爬的地方,我们5名同学就向长城的顶端冲去,长城陡峭的很,许多地方有着将近40度左右倾斜,但是年轻人怎么担心这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可不是说说而已。既然到了长城更是应该将其走完。走到最后一个烽火台已经过了半个小时,适逢长城海拔高,还飘起了小雪更是给登长城之行有了别样的感受。
下午是颐和园和天坛之行,颐和园作为皇帝的寝宫,其辉煌程度丝毫不亚于紫禁城,从布局结合阴阳五行之说,比起苏州园林,颐和园少了一点清新,却大大的增加了其隆重的皇室象征。画廊更是巧夺天工,比起敦煌壁画,画廊里的画没有飞天那般辉煌,但是奇在百米长的画廊竟然没有重复的图画,三国红楼的故事引在廊上。一边走一边仿佛在看一个个故事。天坛作为皇帝祭天的地方,祭天坛,和祈年殿以前只是在电视里看过,北京申奥成功时候的宣传片里也没少见,但是第一次身临其境,从祈年殿往回看,一股气势不禁油然而生。虽说登泰山而小天下,登天坛那小的便是众生了。
旅程的第二天,清晨5点便从被窝里爬出,因为要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早上5点的北京外面的温度已是零下,寒风刮得人脸颊好疼。到天安门广场已经6点多了,升旗是在7点不到的时间,但是看升国旗的人却依然不少。寒风中,人们拿着DV,手机记录着小学课文上便熟知的国旗班升旗仪式。国歌响起,全广场肃静,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飘扬着升到杆顶,一种自豪感不禁的油然而生。看完升国旗,我们便去一旁的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泽东主席遗容。纪念堂里围绕着一种庄重的肃穆,甚至没有一声咳嗽,对于新中国领袖,几十年过去,人们对他的爱戴之情、那是一种民族魂是永远不会变的。
北京之行,是我人生中最远的旅途也将会是最有意义的一次旅行。
中提琴制作银奖获得者程琪
程琪中提琴制作银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