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提琴(violin)是一种擦奏弦鸣乐器。它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现代小提琴的出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本身是一门极为精致的工艺技术。
洛秦的《小提琴艺术全览》将小提琴辉煌的一页作了一个导言,他从史前文化拉开帷幕,重点阐述了16-20世纪西方在小提琴制作、演奏技术、发展流派、教学理论以及作家作品等方面的成就。
这不仅在理论方面给我们普及了知识,也在实际操作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参考。阅读完整本书,受益良多。比如在平时的实践操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小提琴板边的厚度:上下圆部分为4mm,中腰部分为4.5mm,琴角部分为5mm。有了这些专业标准的数据,我们就可以自己更规范地去做琴。薛彭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小提琴的规范做法,以前看不懂书上的一些制作步骤,经过老师的详细分解,不仅能理解进去,更能深深地将它印到脑海里,每次拿起书本回顾老师讲解的步骤,总是能有自己更深的体会,将以前的各种疑难慢慢自我解决,真是我们提琴制作不可或缺的一本书。
书本对于我们的益处是无可厚非的,但实践操作也不可或缺。刚锯完底面板的我,下一步就是弧度的加工,见挺多同学们的进度都稍稍快于我,不甘落后的我,拿到羊角刨,学着他们的样子,两只手捏着小刨子使劲地刨了五六下,竟然一丝刨花都没有刨下来,惹得同学大笑。“你拿刨子的姿势不对,要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刨子,并且食指要紧紧顶住刨子手柄的根部,这样才能用上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终于成功刨出了木花。“没想到看似简单,竟然这么难……”我也悟出点小道理:凡事都要懂得其中的技巧,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做小提琴当然不能只是会刨木花这么简单,还要将木花刨得漂亮。“漂亮”一词从何而来呢?木花不是都一样的吗?嘿嘿,跟我刚开始单纯的想法一样,其实里面还是很有门道的,刚上手的我刨出的木花是一小片一小片散散落落,形状更是乱七八糟。不比不知道,一比你还真会吓一跳。走,跟上我的镜头来看看师傅刨的。一朵朵木花均匀细致,纹路清晰。一片片散落下来真的跟康乃馨花瓣似的,有心的同学要是将它一片片拾起,细细拼凑,拿到街上就可以当花卖了,又不会凋谢,还有创意,凭这两点,保准能卖个好价钱!
小提琴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有一定的复杂性,里头也隐藏这无数的威险,木刺进手指里是算小的,嵌进去深的,就忍着痛,拔出来,要是留在里面,以后什么时候在想拔,就更痛了。制作中,刀片一类的工具是必不可少,所以要求我们在制作时得格外小心,虽然我们不小了,也懂得危险的存在。但当我们一心二用时,往往就是 危险最靠近之时。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来说说板的厚度分布,这是多代提琴制作名家钻研和试探的结果,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厚度分布规律。尼科罗·阿玛提的琴形在琴板的弧度靠近琴板的边缘处,又一圈较深的,类似勺一样的下凹。而斯特拉蒂瓦里的琴板中间的弧度变得较宽,较平坦。瓜内里做琴的琴板边的厚度做的很均匀,小提琴的中腰比斯氏琴的中腰要更圆一些。斯坦纳的琴琴箱特别厚,非常饱满,边线起伏高度很大,中间却是平的。但小提琴是一种手工艺术品,往往同一制作家的名琴,其形状也会有差异。
板的制作关键在于制作拱,可采用样板法,也可采用等高线法,先制作拱的雏形,然后是精加工,最后的板的厚度均匀度传说是提琴好音质的秘密。
我做的底面板弧度都偏高,有些琴面板的孤独很大(曲率半径小),看起来很饱满,有些琴的面板弧度不大,比较平(曲率半径大)。我觉得有弧度大的比较好看,能给欣赏者带来足够的视觉冲击。在同学的一再建议下我还是不想将它刨平些,就被同学们觉得我很固执。但我个人觉得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不一定是要全按照师傅的弧度来,只要不影响基本的音色和基本的性能。才能做出一把真正属于自己的小提琴,有自己的想法和灵感,这样才会在以后有足够的创新!
不过目前我要做的是按要求做好每一步,当自己以后有能力的时候,在做出自己的风格。
当我们制作完成一把小提琴后,它的维护和保养是必不可少的,像给琴清洁比较安全的清洁剂是牙膏、使用中避免剧烈的温度变化、使用时的相对湿度在40% - 60%之间、还有琴弦的配备,在小提琴上应用最多的是公认可靠品牌的尼龙弦。这种弦既有羊肠弦的柔和音色,又有较大的音量。得到从小提琴演奏大师到普通学生的广泛喜爱。但这种弦的缺点是容易破皮,最近有些名牌的弦厂出产了一种多股钢丝芯的弦,反应良好。它既有尼龙弦声音柔和的特点,又经久耐用,成为目前较受欢迎的一种弦。
个性化制琴是将个性艺术融入传统加工之中,提升了小提琴的观赏性和艺术性。使提琴成为一种艺术气质的渲染。我不希望大家以后都是提琴制作工,而是能成为有头脑,有思想,有自己风格的提琴制作师。这条道路对于二十来岁刚接触提琴的我们来说是有些困难,但希望我们都能拿出耐心和决心来克服困难。实现自己每个阶段定下的目标。我知道成功离我们并不近但也不会那么遥远。
巴尔扎克说过,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