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这本书,让我知道很多,也了解了好多小提琴的历史与文化;原来在西方,最早以前小提琴是以伴奏乐器出现的,我一直以为小提琴是主旋律。在我之前对小提琴的了解,我觉得小提琴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乐器,拉的人很有艺术气息,很有气质。而且我能进这个专业,我很高兴,因为我能学小提琴、甚至学做小提琴;有了《小提琴艺术全览》这本书,就好像多了一个老师。它告诉我们如何做琴、如何了解小提琴的历史还有了解小提琴的经典作品、曲目,还有小提琴的各个演奏家、提琴制作家的介绍。他们分别是:尼克罗.阿玛提、安东尼奥.斯特拉蒂瓦里、瓜内里.德尔.基苏。他们做的琴都各具特色。 而阿玛提是阿玛提家族中工艺最精湛的一个,他是克雷莫纳小提琴制作学派的唯一传人,是一个真正掌握提琴制作传统和技艺的人。阿玛提在70岁时,他所做的小提琴并不亚于他之前所做的,这一点我很佩服阿玛提,他对他的小提琴事业的专注、迷恋,即使在他高龄时也不放弃他的做琴事业。从阿玛提身上,我们应该像他的这种精神学习,只要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就不要放弃,应该专心的做好自己所学的专业。
安东尼奥.斯特拉蒂瓦里是史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制作家。他是阿玛提的学生。他的制琴生涯长达有70多年,而他的油漆无人可敌。他的天才,他的勤奋,他的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瓜内里.德尔.基苏是一个能和斯特拉蒂瓦里相提并论的提琴制作家,而他的制琴生涯并不像之前两位如此的光辉。直到19世纪,他才用他制作的一把提琴征服了全欧洲,才得以让别人发现他。瓜内里的制琴生涯只有短短的18年,但他的制琴技术已经能与斯特拉蒂瓦里相提并论。他在世时,他的悲惨遭遇无人知晓。即使他在经历了如此遭遇但他也不放弃,坚持他的制琴生涯。
其实在开始我并不知道,什么是面板什么是背板?面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个个问号围绕在我脑海里。而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面板与背板的区别,背板有花纹,而且背板要重些。而制作面板是用云杉做的。而琴的音色取决于面板的木质,所以面板的材料非常的重要。为什么要用云杉呢?因为云杉质轻,坚硬,传声速度快,有阻尼的作用。而背板都采用槭木(俗称枫木)。
制琴的方法有两种:内模法和外模法。书上说以前大家都采用内模法,而后来有些国家采用了外模法。但在采用内模法前,要先制作外形样板和模具样板。要先画下图纸,它的尺寸都有规定:琴身长:356mm 上宽:168mm 中腰宽:112mm 下宽:208mm 琴角开档:78mm 每一步都会严格要求。 原来制作侧板的厚度为1mm,不能多也不能少。侧板是用具有花纹的槭木制成,所以侧板要求非常严格。 做琴的每一步都非常重要,只要有几步不注意就可能废了。就像我在做侧板,侧板的要求很多,很严格。两面都要很光滑,这就是做侧板的难点之处了,当然也得有好的工具。
这书上提到好多,让我们受益匪浅。它会告诉我们如何做琴头,如何修边、如何修整,如何做最后的修饰,最重要的还是上漆,上漆之前有好多步骤,如:卸指板、精刮、把木材染黄等等。最后书上还告诉我们如何维护和保养知识。小提琴应该存放在小提琴的琴盒里,而拿小提琴时应拿小提琴的琴颈。我们不应把琴放在椅子上或床上,因为可能你一时的粗心就酿成你的大错。在用完琴之后必须把琴擦干净,不然就很脏。
其实小提琴是一件非常值得人们去深究的一件乐器,它就像一个无底洞,它的学问一直都学不完。它正等着我们新一代去挖掘它,去把它发扬光大。它是我们做琴者的骄傲,有了它,才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探索的兴趣。即使现在我们不能做到跟以上所说的有名的制琴者那样的有名,那样的精彩。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了跟他们一样的探索精神,一样的专注于提琴制作,我们也会成功,我们也会做出让自己感到骄傲的琴。学习是无止境的,但只要我们肯努力,只要我们想学,我们总有一天会成功,让我们身边的人为我们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