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光提琴工作室-乐器制造系

学生园地
For students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园地 > 《小提琴艺术全览》读后感——曹庆庆

《小提琴艺术全览》读后感——曹庆庆

Update: 2013/4/7
   《小提琴艺术全览》并非一般的工具书,它的内容也不是单纯的陈述介绍。与一般只涉及小提琴家、小提琴曲的工具书相比,这本书在内容的编排上有所扩展,从小提琴的历史、不不同角度进行归类介绍小提琴作品概览、经典曲目分析、著名演奏家评述、小提琴演奏技术发展纲要、小提琴教学理论概括、经典练习曲简述、小提琴在中国的发展概论、小提琴名琴以及制作名家介绍、小提琴制作工艺概要、维护与保养知识、小提琴考级参考、CD唱片经典曲目及演奏版本。相当齐全。书中详细记录了从1520年至今的演奏技术发展过程,介绍大量关于西方各国在小提琴教学方面的理论文献,在演奏方面的书写。可谓是小提琴爱好者必不可少的知识参考和经验介绍。

该书在开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西方小提琴从其事前文化到20世纪长期历史过程中的发展概括,从不同国籍、小提琴的运用范围、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主要流派、乐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小提琴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详细梳理。

从书中介绍不同历史文化背下小提琴在中国的最初发展、在中国的小提琴教育机构、中西文化结合而成的中国风格的小提琴作品、代表性的作曲家与演奏家、中外小提琴音乐的交流,使我在一个全面的文化背景中熟悉了西方小提琴的文化发展脉络,已经能够被中国文化的力量所“同化”的过程。

经典练习曲简述部分,对当今常用的《马扎斯75首小提琴练习曲》等九部小提琴练习曲集从作者、教材特点、分课解析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诸多细节上,让我的琴艺有所进步。在考级参考部分,所有曲子所要表达的效果,细节的方式,如何去完成,如何提高以及更好的诠释这首曲子,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非常具有实用性。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在著名演奏家评述部分中,其中选取了约阿西姆、帕尔曼、克莱斯勒、莎拉·张灯各个历史时期的五十位近现代小提琴演奏名家,配以人物插图,就其生平、演奏的风格特点、实践经历、艺术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想起老师曾说过:“要想拉好一首曲子就要将自己钻到曲子里去”那就要了解写曲人当时的心境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下,为什么写这首曲子,那么他又想要表达什么。之后我翻阅了《小提琴艺术全览》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克莱斯勒的《前奏与快板》被认为是他光辉的音乐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小提琴作品并被当做富有浪漫主义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来演绎。无论是快速还是慢速的情况下,克莱斯勒以他的不遗余力的表演和出色的颤音而受人尊重,他旋律轻快的表演带有维也纳特色且归功于他在维也纳音乐学院的那段学习。《前奏与快板》也是在这种风格下来演奏的,并且它的长词句般的乐句,富有纹理很清楚的受到了浪漫主义音乐和最初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的影响。他的一生也是坎坷的。所以这首曲子后半部分相当激进。了解之后对曲子有了重新的认识。

 书中梅纽因,是我相当崇拜的小提琴演奏家。是音乐界的奇才,不仅长的帅,拉起琴更是魅力无限。梅纽因身穿礼服出现在音乐会舞台上的样子,是成千上万的各国听众所熟悉的。而生活中的他则是一位非常从容、非常谦和的人,讲话时很少用手势,具有一种坦率、讽刺的幽默感。他的语调十分柔和,富有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他很注意用词,但是没有做作的感觉。他的每种感情、每一缕思想、每个身体动作,都是来自平静的内心。梅纽因的外表很健壮,但没有盛气凌人的架势。他将他的所有生命都献给了音乐。英国广播公司为了庆祝他的60诞辰,专门摄制了一部为时一小时的梅纽因生活影片。法国拍摄了一部关于梅纽因的影片《光之路》,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影片。梅纽因周游世界时,随身携带的物品除了两只破旧的手提箱外,就是一个装有两把价值15万美元的斯特拉第瓦里制做的小提琴的大型琴盒,琴盒里经常还装有一本中国古代哲学家李聃的著作《老子》,显示出他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浓厚兴趣。每当我停止练琴甚至是厌倦了的时候我就会看看这些著名演奏家们的事迹,他们的一生对音乐的喜爱,献出自己一生,让我为之感动。标之为榜样。

在学琴的路上总会遭到自我的否定甚至想过要放弃,但是每次翻阅《小提琴艺术全览》总能找到拿起琴的理由。作为一个音乐人,都要有一本好书,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个好老师,它带给我的力量永不可磨灭,更是一种精神,这条路很曲折并且在当今这样一个社会中,想要立足很难。有音乐天赋的人不甚枚举,而我们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弥补,常常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一倍才能看到一点点收获。二然后在这样艰辛的音乐路上有《小提琴艺术全览》陪伴我,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给我指导,让我不再孤单。

报道: 乐器系3120提琴制作班曹庆庆
Reporter:
版权所有 胡晓光提琴工作室 © CopyRight 2012 by nbptmusic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