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上乐器制造者凡作到家级别的行家,基本上都有演奏乐器的经历。我国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家郑荃教授,曾在年轻时代拉得一手很好的小提琴。记得曾在文革时期,我俩还同被合肥文工团排演交响乐《智取威虎山》时,我们同坐第一小提琴声部,并且同住上下铺。他常在中午休息时,把小提琴弦松掉、调试音柱来寻找最佳的声音。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提琴工艺学、声学大师、著名提琴制作教授华天礽先生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起,就是小提琴演奏同班学生中出类拔萃者,在他攻读小提琴演奏本科后,上音前任老院长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小提琴教育家、提琴制作家谭舒真教授建议他转学提琴制作。他们的成功是厚积薄发,他们的厚积薄发是有坚实的提琴演奏经历,也就是通常而论的专业素质。
我虽无法于以上两位望尘莫及的大师相比拟,但是我进入提琴制作状态如此顺利,也基于如此,我们知晓了自己需要什么声音、什么音色、什么音质,对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有着无比熟悉的敏感。这就是“基础”,“基石”。也就是我们高职院校需要深挖的奥秘。可想而知:一位不懂琴的人,不会拉琴的人,怎么能够制作出拉琴人最渴望的音质?所以一位从事乐器制造者,不仅要把乐器制造的各项技能熟练掌握,而且还要孜孜不倦的演奏乐器、欣赏现场交响音乐会、独奏音乐会、碟片等途径。乐器制造同于家具和市面上的工艺品,乐器要在工艺品的基础上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如何把最淳朴甜美的音色作出来。要做到这一步,我们还要拓展到材料物理学、振动学、化学(油漆)、数学(计算),要具备以上条件,你必须是个知识分子,利用你小学、初学、高中和大学分专业的继续学习,从而转向乐器制造的领域继续学习和研究,才有可能步入理想的彼岸。
建议学习钢琴制造的学生,除了要学习钢琴演奏外,还要学习一点提琴演奏;学习提琴制作的学生,除了学习提琴演奏,还要学点钢琴弹奏,因为这两件乐器在交响乐的所有乐器里是最有特点的,而又是那样的相互依偎会更美。由此,我们的专业就可以组建起一支弦乐队,可谓天助我也:例如我们有50人的两个班学生:可以组建40-50人编制的弦乐团队。如第一小提琴12人,第二小提琴10人,中提琴8-10人,大提琴8-10人,低音提琴3-4人,钢琴或特色乐器2人。我们就可以逐渐训练一些中外古往今来的名曲作品来学习,来丰富我们的听觉,美感,立体感,音乐的肢体感、肌肉感。“音乐使人崇高”,乐器制造专业的学生的乐器演中得到了精神品质的升华,从而提高大家在专业学习上的理性和必然性。
我们开设高职院校的乐器制造专业,就是想要走出中国乐器制造业旧的技术人员培训误区。大家知道:我国乐器制造业多年来被外国人廉价购买半成品,回国加工后十倍甚至更高的利润转手外抛。我们出卖的是国内最好的资源,得到的最少的银子。这与旧社会的卖国求荣有何区别?但这样的企业往往还被当地政府标榜为出口税率大户。近年来,在一些高智商高技能的有识同盟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走出以上误区,我们的部分产品也可以在国际乐器销售的舞台上和老外的质量一比高低了,这是件很可喜的良好开端。我们盼望着乐器制造专业能为我国乐器制造业输送更多合格的新型一线高技能大学生技术员工。
任重道远,匹夫有责,我们指的演奏乐器是囊括了知识分子应有的文化。技能只有在文化的引领下才会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宁职院校庆期间胡老师在艺术大剧院举行《音乐欣赏》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