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光提琴工作室-乐器制造系

提琴制作
Violin Making

当前位置:首页 > 提琴制作 > 提琴工作间 > 提琴工作间

提琴工作间

第二部分:制作师的工作间(作坊)

                                                          6.工作间、工具和材料

                                                                  工作间

工作环境

小提琴是比较小的乐器,可以在相当紧凑的工作场地进行制作。但小提琴制作师确实血药一张质地坚实的有效的工作台、一把结实的老虎钳和适宜的光源。所有的制作师都形成了自己追求艺术的个人途径,通常他们创建的工作环境就是证明。参观不同制作师的工作间,可能会十分有意思。有些工作间安排有序、宽敞开阔、不只合乎逻辑,让人联想起小型实验室。其他一些工作间是很小的房间,有十来个架子、箱子、工具和材料,随便地堆放着,然而就是从这样的工作间里,能够制作出精美的琴来。工作间反映了制作师的性格,没有任何两个人是一样的。不过,理想的工作条件会是什么样子,这值得进行可观考虑,然而每个制作师都能够相应地适应现成可利用的资源。

 

照明

基本要求,就是找间光线好的房子。充足的自然光是最佳光源,因为这使得人更有可能接近木材表面,仔细观察。房间几面墙上都有窗户,要比只有一扇窗户更好,因为光线落到工作台上比较均匀,当白天来临,日光就会从各个方向进入房间。由于小提琴的外表大部分是雕刻形成的,所以绝对有必要配备一个可移动光源,以使光线可从旁边照到作品上,为此通常使用一盏转角灯,这在制作面板和背板的弧形结构时,是非常有用的。

 

湿度

空气中的水分,可能是乐器制作师最主要的有害物。水分含量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空气会变得或干或湿,这取决于诸多因素:季节、特定的一天的气温、风向、用热的类型等等。空气中水分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用“相对温度”来测定。要对你即将工作的房间作相对湿度的测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一个湿度计,来测定空气中水分的含量。这种湿度计价钱不贵,五金商店有售。其工作原理,是靠一个对水分敏感的简单金属线圈机械装置,线圈与一根指针相接,指针转而在标度上移动。湿度计是可以准确地提供一般湿度水平的标示,湿度计刚买来,先得检查刻度。通常检查的方法,是用一块湿布把湿度计包上几个小时,之后,指针必然定在约95%的相对湿度的刻度处。如果指针所指比这个刻度不是高就是低,可以转动湿度计背后的一个螺旋调节装置,直到指针指在95%处为止。然后,应该把湿度计挂到墙上,最好离开窗户和热源,这样就会给屋内相对湿度以平均读数。刻度校准之后,湿度计应至少放上六个小时,这样一来,它就会干透,就可以准确反映处工作间内空气的水分含量了。

相对湿度的变化,不仅取决于一年的时令,而且取决于所处地理位置,有些国家比其他国家要潮湿得多。对弦乐器制作师来说,主要考虑的就是要知道,最后存放乐器的地方所具有的大约相对湿度。在潮湿的国家里,由于空气条件的影响,会致使室外湿度水平和室内湿度水平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其实,室内的湿度水平最为要素,因为这是乐器存放的环境。

室内相对湿度的平均读数,在50%65%之间为适宜。如果工作间能达到这样的读数,那么以后乐器就不会出任何问题。当木料失去水分而变干燥,就会经纹理而收缩。当木料吸收了水分,就会经纹理而鼓起膨胀。小提琴最容易受影响的部位,就是云杉的面板。一旦面板与琴框粘合,就不再会因湿度的变化而自由膨胀或收缩。如果是在相对湿度高(75%)的环境中,面板与琴框吻合地粘合,而后又把琴放在很干燥的地方(40%),那么面板的宽度就会收缩。由于此时边缘粘牢,阻止了位置的变动,面板就会因木材干燥而出现裂缝。相反,如果面板与琴框的粘合是在格外干燥的环境中(40%)进行的,而小提琴后来又存放在潮湿的房屋里(85%),木材就会吸收水分膨胀。

这些事例,产生这样一条常规:打算让木材膨胀而非收缩,这样更安全;如果工作间比最后存放乐器的地方稍干燥一些,这样就更好。

如果湿度计上读数显示,工作间太潮湿,或许就得引进热源,以使空气干燥。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增加热度只会吸引更多的水分,甚至会使房间变得更加潮湿。最安全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工作间里安置一台除湿器。除湿器是通过吸入潮湿空气,再经过双热交换器进行工作的。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滴到一个容器内,再清除掉。这时,失去了大部分水分的空气就吹出来进入房间。这个程序是连续进行的,然而机器上有个变量调节器,因此可以按预定程序开关,这样就保证了室内所需要的湿度水平。控制了湿度水平,使人心境宁静,因为你懂得了怎样把木材收缩引起的麻烦减少到最低程度。

 

工具

制作小提琴,需要各式各样的工具。一些是标准木工工具:接缝刨和细刨、凿子、开?锯、手弓锯、钻头、锉刀和木锉。另外是些专用工具,可以从小提琴材料供应商那里购买(见附录3),或者可以在工作间制造:刀具、拇指刨、饰缘刀具、弯板烙铁、半圆凿和夹具。

看一眼供应商的商品目录,上面展示了许多器具,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器具都有用,但并不是所有都绝对必要。个别器具若需要,可以制造或购置。工作上个人禀性高,意思是说,大多数弦乐器制作师都自己动手制造许多工具,这些工具往往设计独特,或许样式有些别致,适合于某个制作师而不适合其他人。完美的工具所起的作用,对乐器和对制作师几乎同样重要。人们忘不了这些工具协助创造出每一件乐器的历史。

所需的一些常用木工工具如下“

工作台

木工虎钳(台钳)

开榫锯或鸠尾榫锯

手工锯

线

接缝刨

油(磨)石或水磨石

成型油石(磨半圆凿用)

研磨导规

手钻和钻头

直角尺(木工用)

直角尺(工程师用)

可调斜角规

划线规

G型夹具(各种尺寸的)

划线器

分线规(两脚规)

 

专用工具如下:

弯板电烙铁和固定带

厚度卡尺

游标卡尺

饰缘指向标

饰缘开凿器

伸长夹具

半圆凿(扁凿)

轴形夹具

拇指刨

f孔切割器

刮刀(各种形状的)和抛光器

弦轴孔铰刀

弦轴成型刨

音柱装置器

 

增加以下工具很有用,但并非必需。

如:

   

   

 

一些专用工具的说明

刀具:各式各样的刀具非常有用,而且有多种用途。有些工作人员更喜欢可拆装的刀柄,可使刀具更容易打磨。刀身可用任何适当的硬钢来制造、(检测硬度的简单方法,就是看打磨时所发出的火花的颜色;橘黄色就差不多了,深橘色太软,颜色过亮则太硬。)

拇指刨:这种刨可按所需尺寸购买或自己制造,刨底可以是平的或弧线形的。弧线形的大多用来制作面板和背板表明的弧形结构。

弯板电烙铁:各种设计形状的都可以利用。如果你自己制造,其最陡的弧度要和小提琴的“C”段侧板的弧度相似。

厚度卡尺:这些有刻度的卡尺,可以精确地测出取自面板或背板任何一点的厚度。商店里卖的相当贵,可单独购买刻度盘,自己制造。

饰缘指向标:用来标出饰缘的凹槽,由固定在黄铜或硬木主体上指定部位的两个叶片组成。

刮刀:像侧板这样的平坦表面,就用矩形刮刀使其平滑、厚度确定,而各种形状的刮刀则大都用在弧形结构和凹形结构上。

轴形夹具:要用这些夹具把面板背板和侧板粘接在一起。这种夹具的用量很打,可用双头螺栓和硬木原片来制造,这样比较经济。

f孔切割器:负有两个钉?切割器,用来使f孔两端成圆孔。

弦轴孔铰刀:若要小提琴调音便易而准确,非常何时的弦轴是必不可少的。此铰刀的锥形体需与弦轴相一致。

弦轴成型刨:与弦轴孔铰刀的锥形相一致,此器具的工作原理类似卷笔刀,使弦轴与钻好的弦轴孔精确吻合。

半圆凿:现成的半圆凿,尺寸很多,形状各异,弧形的外边或内边的地可以呈斜面的,惟独有一种1315毫米半径的半圆凿,是内边底呈斜面的,这是专门用来休整首木、尾木和角木的。斜面的角度、从正面看其顶端的形状以及把握半圆凿时的角度,这一切都影响到留在木材上凿痕的形状。以下的半圆凿受欢迎:7毫米6号)、8毫米8号)、10毫米5号和7号)、13毫米7号)、16毫米5号)、20毫米6号)、25毫米5号)。

音柱装置器:用来完成音柱正确插入琴腹这样一个难对付的任务。此工具尖的一段插进音柱侧面,这样就可以穿过高音区的f孔,把音柱安置到位。

 

工具保养

人们乐于使用保养得很好的工具,这些工具保证生产出高标准的作品。弦轴孔铰刀和弦轴成型刨,在不用时,为避免锈蚀,应给锋利的刀口上涂少许润滑油。

 

工具磨利

凿子、刨子和刮刀得保证特别锋利,以便制作出光滑精确的表面。用来制作小提琴的槭木,可能是很难加工的,特别是如果有明显的“色斑”。可以使用各式各样的磨石和其他器具。许多弦乐器制作师都喜欢优质的日本水磨石,有多种硬度;出磨时,可使用800号或1200号的,而最后磨利,就使用6000号到8000号的。要不然,就以同样方法使用传统的油石。在湿砂轮上打磨刀口,也可获得极好的效果,而后再在与砂轮连接的皮带轮上,把表明磨光,例如用“图尔麦克”(Tormek)磨床。

新凿子和新刨子的刀口底大约为25°角。首先要在油石(或磨床的皮带轮)上打磨此刀口,直到光滑锋利为止。这样,这件工具就可以使用了,若要更好,可第二次把斜面打磨30度角。角度的选择,是采用第一次的斜面还是第二次的,这是个人的事,在不同的木料上进行试验,将帮助你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斜面操作起来最为便利。一般说来,较陡的角度适合较硬的木材,因为工具所提供的切割刀口更强更有利。槭木相当硬,会使锋利的刀口很快变钝。若用磨石,则同时用研磨导规会有很大帮助,它可以支撑凿子或刨子的刀身形成所需要的角度。半圆凿大多以其外表为底,用一小块成形油石,油石的弯曲度与半圆凿大致相似,除去刀口背面的毛疵。在研磨时,用一条涂上铁丹的皮带摩擦带刃工具的刀口,可使其保持锋利。

刮刀对小提琴制作师来说,是最有用的工具。这些刮刀只不过是些硬钢片,其刀口由极小的毛边或钩状物构成,用来挂擦木材的表面。刮刀可用不同厚度的钢片制造,较薄的刮刀有韧性,便于弯曲而推过木材表面。一把磨好的刮刀,会把任何类型木材的表明处理得完美无缺。

 

刮刀研磨

备好一把刮刀待磨,应将其表面擦亮,除去任何深的划痕。进而在优质油石或水磨石上摩擦平面。此时,刮刀就准备使毛口成形。起初毛口的成形,靠垂直抓住刮刀,沿着适中的粗砂磨石,纵向摩擦刀口。刀口弯曲的刮刀,在磨石上摩擦时,有必要轻轻摇晃,但仍然要以垂直的姿势抓住它,这样会沿刀口两面出现粗糙的毛口。

下一步,需要一个抛光器,就是一段光滑的圆钢,它的硬度要比正在打磨的刮刀更硬。现在把刮刀放在平面上,这样抛光器就可平直地紧贴刮刀,沿其表面移动。这样就把毛口弯了回来,并提高了光洁度。这种动作要在两面反复进行。

然后,抛光器与刮刀大约呈90度角,沿着刀口轻轻移动,还要沿另一面刀口反复移动。现在,一个抛光完美光滑而均匀的毛口就成形了。接着,抛光器与刮刀大约呈80度角,沿刀口移动,以形成最佳角度的弯钩状刀口。

 

                                                                                          材 料

木料

已证实,木料用来制作乐器,已有很长时间了,乐器的每个组成不见适于用特殊类型的木料。如今,专门供应商从世界许多地方进口各种类型不同质量的木材,制作师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就显得比较简单了。制作乐器的木材,常常根据许多标准进行选择:音质、结构性质、纹理颜色之美以及适用性。一般来说,用来制作小提琴的木料只有几种:背板、侧板和琴颈用槭木或西克莫(sycamore)槭木;面板用云杉;指板用乌木。琴内的部件(低音梁、音柱、木块和衬条)一般都用云杉来制作。

最常用的槭木种类有欧亚槭和挪威槭,这是些中等大小的树,有长柄状叶子、匀称的小花,成对地结着特有的翅状果实(叫做“翅果”)。尤其是小提琴制作师格外喜欢波斯尼亚的槭木,因为它生长缓慢、密度低,而且花纹很有吸引力。平常制作弦乐器面板用的云杉,是欧洲云杉或高山云杉,这些树有轮生枝和像针的一样的窄叶片,树干上结着短螺丝钉似的凸出物。古老小提琴的指板常用软木料来制作,表面上还有镶饰,而如今所有的小提琴都用乌木作指板,颜色通常是乌黑的。

用来制作弦乐器的木料,要以特殊的方法来下料,所产生的板材,从其一端看去,纹理走向是纵直的。对原木采用这种“径锯”(将圆材沿两直径成90度锯开。——译注)的方法,生产出的木材最牢固。作为理想的做法,云杉也应该劈开来制成板材,而不要锯开。这样就使木纤维的走向与表面平行。如果锯开,则锯路未必会跟着自然“分裂线”走,那么显示木纤维的这些线,往往就会顺其长度不时地从板面上消失,造成结构不牢固。

 

木材风干

从专门供应商(见附录3)那里买来的木材,应拿去准备风干。风干就是让木材的结构经过许多变化。首先,结构中所含的油和树脂就会变样变硬,木材的宽度将会大量收缩。风干的速度必须要有控制,否则木材结构中的某些部位就会逐渐产生应力,以后再锯开时,木材就会开裂变形。“空气干燥”的传统方法,仍为大多数制作师所喜爱,因为可以产生更称心的木材。板材用木棍分隔开,这样空气就可以自由均匀地在板材的各个表面流通。面后听任木材自然风干,这将花费许多年的时间,木材一经买下来,就应尽可能长久地储藏在将要使用它的工作间里,这样木材就可以适应这个地方的环境条件。

 

音质好的木材的供应商

有些小提琴制作师,十分专心于自己木料的选择;但对于供应音质好的木材的商人来说,木料的选择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法国弦乐器木材业业主、供应商贝尔纳·米绍(Bernard Michaud),他从欧洲不同的地区选择木料。

法国侏罗山,因其云杉珍品而闻名,米绍相信自己知道往哪里去寻找最好的树木;他寻找乌饭树(blueberry),期望优质云杉就会在附近,因为这里的森林自然环境非常开阔,而且通风良好,从而产生了这种灌木生长的茂盛的林下植物丛,由于下雪和某些真菌生长的作用,云杉较低处的树枝就会自然减除。这就使得树木较低的四五米处不留节疤,适合手作小提琴面板。

地面应排水畅通,石头很多,不太陡峭,面朝北方或东北方,通风良好,而且相当高;换句话说,环境条件相当稳定而严酷,比周围的树木更少受到悬殊季节性变化的影响。这种树因此就在经久不变的适当环境条件下,缓慢而稳步的生长,小提琴制作师最喜爱的木材,就是这种树。这种树具有所需要的最大量的寒冷春季典型的“空白”生长期。

为了小提琴的背板和侧板,米绍去其他地方,寻找带有清晰卷曲纹的西克莫槭木:

 

分布广泛、发育良好的卷曲纹闪着光,给提琴的背板以彩虹般的美色。这种木材是小提琴制作师所迫切寻求,但难以找到。我估计,500棵西克莫槭树中只有一棵有这种现象,而上千棵中只有一棵品质最佳

 

供应商一旦得到了当年的新木料,就得细心准备使它长期风干。需要剥去树皮,给树干喷上杀虫剂,用“径锯”的方法将其劈开,然后置于户外,盖上东西,放上两年。这样就完成了干燥过程的第一步。每块木材都要作详细记录,这棵树来自哪里,那一年砍伐的。最后,把木材搬进屋内,再进一步干燥上二至三年。然后截成单个木块,与最后供应的尺寸更为接近。在每块木材的两端,厚厚地涂上胶或蜡,这样有助于防止开裂。

选择并配制音质好的木材,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发现木材潜在美的能力。米绍热爱森林:

 

我的工作与森林接近,正是在这里,在我这个广阔宁静的课堂上,我学到了选择制作乐器木料的非常重要的课程。我是木材与工作台之间的纽带。我用一只耳朵听树木,用另一只耳朵听小提琴制作师,然而我像把这两者联合起来

 

以往怎样选择音质好的木材

19世纪以前,原木从阿尔卑斯山的高处,通过特别修筑的小道或滑到,运送到山下。一般来说,过去原木就是这样运下山的,但现在关系到音质好的木料的问题,人们期望在更高的山坡上找到共鸣最好的木料。里米·古格(Remy Gug)调查的结果:

世世代代的经验已形成这样的认识:在倾听木料滑下来的声音的同时,“听出”不同的木料之间的差别

人们称原木滑动的声音为“Wimmerholz”(德文,意为“哭丧木”),相信这种声音为寻找共鸣最佳的树木提供了线索。这样的滑道已不再使用了,但还存在着用这种方法选择音质好的木材的方式,有关描述如下:

例如,如果在卡林西亚(阿尔卑斯山区),原木已准备好运送,有位意大利人就会出现,他就待在附近,注意倾听原木轰隆的声音。没当原木从身旁经过,引起空气振动……他就告诉仆人给这根原木打上记号……。他会经常坐在那里,等待许许多多发出轰隆声的原木(原材)经过,他一听见歌声,就会马上找到这位“歌唱家”。声音越高越长,他就越喜欢。因此,他等待“歌唱家”,常常要花许多天的功夫

 

惟一适合制作小提琴的胶,就是动物胶。人们认为这种胶三千年前在埃及就已经产生了,而且根据许多记载,证明它已使用了几百年。在17世纪,动物胶在荷兰首先作为商品投入生产,不久之后,在英国和美国被广泛使用。胶是用各种动物的器官制造出来的:皮、结缔组织和骨头。70年代前,专业提琴师多用鱼鳔(大海中的黄鱼鱼泡),但是现在已很少有人用了。

实验表明,胶起作用是靠胶和木材分子之间的电化引力。当连续不断地薄胶在相吻合的表明产生时,随着就形成牢固的结合。胶合的表面要干净、平坦而光滑,这一点很重要。

为了取得最佳的效果,胶不应该加热到约摄氏60度(华氏145度),并且盖上盖子,防止水分失去,因为这样会使胶变稠。动物胶决不要用作填充物,它用来弥补接缝会粘合得不理想。最好采用双层蒸锅来加热,底层有热水。这样来防止加热过分,但是不管怎样,胶溶液经常会发生变化,所以始终要使用新制的胶。

 

动物胶的使用

把干胶粒放在罐子里,用水淹没,不久水就会被吸收。然后用文火煮,就会使胶粒溶化而溶解在水里。偶尔搅拌一下,如果胶太稠,就加上一点水。用刷子进行涂抹,胶流要持续而平稳,不得出现分离的小水珠。动物胶应在温暖的环境中使用,而且木材也要适当的温暖,因为当胶的温度下降时,很快就会出现胶凝。把温热的胶薄薄地涂到表面上。操作的速度要恰当,因为胶若凝固,物质的转化就不会发生,结果造成粘合不牢固。一旦用上夹具,沿每条胶线所不断溢出的半凝隆起的胶液,给我们的视觉以有用的指示。如果上了夹具而使胶降低了工效,那就是胶涂得太多,也有可能是胶拌和得太稀。虽然胶凝固得相当快,但要粘合达到充分的强度,还须经过812个小时。

动物胶有一个好处,就是日后接缝可很容易分开;在小提琴的整个使用期,有时可能需要把面板拆下来进行修理,动物胶就可以这样拆修,木材不会有任何损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很显然,在制作小提琴的木料的挑选上,人们可能见解颇多,供选择的范围很广。其实,或许为了求得极佳的木料,制作新手往往局限于选择高价位。不过,要记住,完成一把小提琴可能要花费大约200个小时的细心劳作,所以只要买得起,购进最佳的材料是很值得的。

 

注释:

     舍伍德(SherwoodL.),《弦乐器》杂志,199611月号,1190页。

     同上,1191页。

     古格(GugR.),《弦乐器》杂志,19911月号,60页。

     同上,62页。

相关信息 Other Information
版权所有 胡晓光提琴工作室 © CopyRight 2012 by nbptmusic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link